灶上的粥滚开了,小竹忙把野菜窝头蒸上,然后拿出个小碗挑出几根咸菜,一切准备就绪,窝头估摸着也热透心了,赶忙去叫家人过来吃饭。
父母一贯是一起来的,父亲虽然是打铁的,不过外貌反而比母亲出色的多,小竹白皙的皮肤一定是遗传自父亲。
而大哥一定在小竹做早饭的工夫,到房舍前的铺子把打铁的炉子烧上再过来;二哥起来后一定会先温习一遍去私塾的授课,等到小竹叫才去吃饭。
小竹把一家人的粥盛好,然后五口人一起边吃边说会话。
这个时候小竹总是不说话的,开始是为了掩饰自己不是小竹,后来发现原来的小竹也是这个样子的,而她也不知道说什么,慢慢就习惯在旁边听他们说了。
虽然不说,不过感觉却很自然,她知道父母哥哥都是很疼爱她的,不象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,大家见了面热闹的不得了,嘘寒问暖,其实心里最关心的是领导昨天拉了谁谈话,谁的奖金会比较高,谁又买了房买了车。
“小竹,再过十天你外公要办六十大寿,你爹最近忙着赶县里的一批活,这两天抽不开身,你跟娘一起先过去吧。在那住几天,顺便也拜见一下你舅舅”,陈氏望着女儿笑咪咪道。
舅舅?小竹一直以为母亲是外公的独生女儿,居然还有个舅舅,这两年过年去外公家也没听人提起呢。
“那爹爹和大哥的饭……”小竹抬眼看着娘亲,知道外公是很疼爱这个女儿的,娘每个月都过去,不过都是和二哥去,当天回,还没有这样一去好几天的。
“小竹,这你就别担心了”大哥轻轻拍拍小竹的肩,又勾手拿了个窝头,“隔壁的李婶可以帮忙做,我们出米面就行了。你去了外公家好好玩两天,这几天外公的学生也要去拜寿。”
小竹捧着粥点点头,隐约有点明白了。
想着自己柜子里的红绸子,再看看母亲,继续喝粥,然后边收拾边听爹给大哥安排一会的活计。
回到自己的小屋,小竹嘴角翘起来,看来,爹娘是在为自己的亲事谋划呢。
村里的后生少,多半都是李员外家的长工,有几个小门户自己有两亩地的,也不识字。
李家村和小竹岁数差不多的人里,爹娘怕是没有看上眼的,想着外公那里年轻后生多,找个家境一般,性格好点的以后日子好过些。
毕竟小竹不象姐姐小梅,小梅俊俏又能干,在这几个村里也是有名的,倾慕者不少。小梅十四岁时就说了,谁能送她一张老虎皮,并且在她窗外站上三夜,她就嫁谁。
结果张家村村长的二儿子真的领了一帮人猎了只大老虎,弄下了虎皮,又在窗外站了三天,把小梅娶了家去。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,丫头虎妞也机灵可爱。
相比之下,小竹一直是不惹人注意的,比小梅小三岁的她,感觉不是十四,倒象是才十二岁,个子小小的,相貌也是平平的,好在皮肤白皙,五官也算端正,文文静静,倒也顺眼。
以前的小竹是自闭,后来到了她,自闭没有了,不喜欢出门说话是一样的,也认不得年轻的后生。
那天娘亲给她红绸子,也不问她有没有中意的人家,只是摸着她的头,说“小竹,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,一定给你找个好人家”。她愣愣的,只会说“女儿还小……”
父母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,虽然不说,但是看的出爹娘都在为她今后的生活谋划。大哥二十,二哥十九,却从来没人为他们的婚事着急,看的出来哥哥们是想走出村去的。她也能看的出来两个哥哥比村里其他的人都来的优秀。爹娘以后养老姐姐那也是不用说的,一定会侍奉的好好的,只有她,家里的幺儿,只有等她出嫁了,才安心了。
小竹打定主意,只要是爹娘安排的,她一定不反对。在那个时代里,没有人为她打算,也没有人教她认识人心的险恶,她为了达到自己的心愿伤过别人的心,也因为想得到被别人伤心,那个时候她就想,也许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反而是好的,有几个父母会害自己的孩子呢。
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,陈氏也收拾好了过来,拉过她的手,陈氏揣在手心里,望着小竹,不言语。小竹奇怪的抬眼看去,发现娘看着她似有深意,然后笑笑,一起走出门去。